![]() |
|
![]() |
|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10月27日,第二期海淀律协刑事辩护实务技能专项班第十次培训(2024年度最后一次培训活动)暨结业仪式在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举办。北京市海淀区律师协会会长杨明,海淀区律协刑事法律研究会主任彭逸轩,副主任顾雪松、聂梦龙,副秘书长李永伟、李亚伟、邢环环、邢龙,委员刘宏岩、任鹏、徐艳、宋鹏等律师及专项班全体学员共计70余人参加活动。资深刑辩大律师李肖霖应邀出席活动。
第二期海淀律协刑事辩护实务技能专项班自2024年5月开班以来已成功举办九场,场场座无虚席。本场第十次培训主题为“刑辩专业化的未来与发展”,以打开刑辩律师的思维格局,充分交流当下和未来刑事辩护职业路径的规划问题。
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炜衡全国刑事业务委员会秘书长刘宏岩主持活动
海淀区律师协会会长、炜衡律师事务所党委副书记、高级合伙人杨明致辞
北京市律师协会刑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海淀区律师协会刑事法律研究会主任、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炜衡全国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彭逸轩律师基于对律师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入剖析,强调了刑事辩护专业化和建立个人品牌的重要性,并详尽阐述了规划和实施刑事辩护专业化以及塑造个人品牌的实际方法,为与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朝阳区律师协会刑事业务研究会副主任、北京市北斗鼎铭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刑事业务部主任、业务指导委员会主任王式宽分享了其对于刑事辩护专业化的思考,提供了一套全面、实用的刑辩专业化发展策略。他认为,刑事辩护的专业化是顺应时代发展,提升法律服务质量、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必然趋势。实现刑事辩护的专业化首要任务是确立以最大化当事人利益为核心的执业理念。其次,必须深入研究法律知识,积累丰富的办案经验,并学会洞察客户需求、与办案机关进行有效沟通。最后,需要培养坚定的意志和追求完美的态度。
北京市律师协会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尚权律师事务所常务副主任、管委会主任高文龙针对如何实现刑事辩护专业化这一问题与嘉宾展开充分交流,其独特的见解激发了与会人员对议题的深入思考。他指出,专业的刑辩律师并不仅限于处理刑事案件,而应广泛涉猎各学科知识,深入细致地研究案件。在网络和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时代,市场对律师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刑辩律师应当具备专业、勇敢、智慧、尽责四个基本品质。
西城区律师协会刑事业务研究会副主任、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刑事业务部副主任、合伙人赵玉来律师结合当前认罪认罚案件数量激增以及律师行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分析了刑事辩护专业化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表示,面对刑事辩护专业化的重重挑战,律师首先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同时,应积极构建或融入一个值得信赖的团队,通过成员间的相互扶持与共同成长,将法学理论付诸实践,不断提升自身应对复杂案件的能力。
经过10期培训与考核,第二届刑事辩护实务技能专项班共有29名学员获得由海淀区律师协会颁发的结业证书。
互动环节,与会学员就无罪辩护和罪轻辩护的冲突和衔接、律师执业的“老三难”等问题与嘉宾进行深入交流,与会嘉宾结合各自实践经验为学员作了详细解答。
人之材有大小,而志有远近也;然,日日精进,久久为功。第二期海淀律协刑事辩护实务技能专项班第十次培训暨结业仪式至此圆满结束。从2023年第一期专项班开始,海淀律协刑事法律研究会始终紧紧抓住青年刑辩律师培养主题,倾尽大量时间和心血,截至目前共打造了20场高品质的专业化培训活动。2024年第二期海淀律协刑事辩护实务技能专项班,刑事法律研究会重新对课程内容进行改良,对教师结构进行优化,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刑辩实务,课题结合了最新的行业动态,为青年律师展现了正确、专业、清晰、积极的刑辩技能和职业未来。同时,专项班的授课教师和承办活动的律所一如既往都是公益性付出,坚持不对任何学员和参与者收取费用。第二期顺利结业的29名注册学员涵盖了海淀区22家律师事务所。课程单场旁听人数一度扩充至90人以上,充分体现了“公开、公益、普及、善为”的初心,真正实现了“传道授业、薪火相传”。我们相信,第二期专项班学员将带着前辈律师的殷切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以致用、交流互促,共同为海淀区和北京市刑事辩护专业化建设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