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欢迎注册北京市海淀区律协会员
-- 只接受以律所为单位进行注册,不接受个人注册 --
登录信息    
律所名称:   *注:名称需带律师事务所
设置密码:   *密码长度不能少于8位!
确认密码:   *
律所信息    
社会信用码:   *
律所主任:    
律所地址:    
行政人员座机电话号码:   *
行政人员手机号码:   *
业务特长:    
组织形式:       
验 证 码:   *
   

新闻中心  

塑创行业先锋 引领行业口碑

首页 > 新闻中心

“首届中关村法律服务创新文化节”正式启动
2013-05-21 来源: 原创
2011年7月,《北京市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海淀区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实施,海淀区十二五规划纲为我区经济发展、法制建设、服务创新和文化繁荣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蓝图。
海淀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战略地位,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全国最前列。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为载体,吸引创业投资机构、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商标事务所、行业协会等科技服务中介聚集。引进国际知名专业中介服务机构,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兼并重组,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打造一批信誉度高、专业服务能力强的知名科技中介机构,形成健全的科技中介服务链条和科技中介网络。完善促进企业上市机制,加强上市企业培育,扶持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市。推进区属国有企业改制上市。支持已上市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好中关村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制度创新的落地服务。鼓励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租赁、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担保等各类机构创新服务模式,为区域开发建设和区内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投融资服务。实现资源多样化、服务便利化、管理精细化和市场国际化。
同时,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文化建设的精神,响应全国律协关于大力推进律师文化建设的号召,结合我区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文化优势和学术优势,海淀区律师事务所应在提升律师事务所文化建设上下功夫,做到律师事务所硬件与软件建设兼顾、律师事务所专业服务与品牌战略同步、律师事务所营业收入与文化实力匹配的意识与格局。律师文化建设对我区律师行业而言是一个新课题,文化建设对于律师行业发展至关重要,可以展示律师形象、凝聚行业力量、振奋律师精神、提高律师素质、扩大社会影响力。中国现代律师制度恢复重建30余年来,律师行业规模不断壮大,律师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律师文化建设是我区律协提升行业形象、提高律师综合素质的驱动力和强大支持,在海淀区律师协会的支持下,大力推进律师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立业、文化强业,切实增强律师行业软实力。
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结合海淀区的具体情况,借助海淀区十二五规划纲要倡导的法律服务创新精神、文化建设与品牌战略,海淀区律师协会正式启动 “首届中关村法律服务创新文化节”系列主题活动。对于服务海淀区企业、提升海淀区律师事务所的影响力、凝聚海淀区律师事务所的战斗力至关重要。
作为专业法律服务机构和科技服务中介组织,海淀区律师事务所积极应对,抢抓机遇。海淀区律师协会自成立以来,为海淀区律师行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工作,各专门委员会在2012年争优创先,不甘落后。在2013年各专门委员会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围绕“中关村法律服务创新”这一主题开展工作。各专门委员会应围绕“中关村法律服务创新”这一主题,大胆创新,顺势而为,把“首届中关村法律服务创新文化节”办出特色,办出成效。
各专门委员会广泛关注、大力支持、积极参与“首届中关村法律服务创新文化节”系列活动。如4月2日由行业发展委员会承办了“海淀区律师税制改革问题研讨会”;4月3日由事务所管理和业务指导委员会、北京市博景泓律师事务所联合承办了“企业品牌战略维护及司法保护大型研讨会”;4月11日由北京市邦盛律师事务所承办了“中国梦律师情——中关村律师服务创新发展论坛”;4月21日党委委派罗文志、彭友谊、焦维、刘安信律师到云南慰问参加解放战争的“边疆纵队”老党员;5月10日女律师工作委员会、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会员事务委员会联合承办了“首届海淀律师合家欢健走活动”;并将于近日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举办“中关村律师大讲堂”系列讲座……
海淀区律师协会以启动“首届中关村法律服务创新文化节”为契机,加强各专门委员会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提升各律师事务所的专业服务能力以及与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学界的合作共赢能力,全面提升我区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传播力与影响力。